8月1日,锡山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区法院关于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情况的报告。会上,院党组书记、院长孙炜汇报了我院关于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情况,从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能动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汇报了2022年以来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就下阶段工作提出具体思路。
会议对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于8月8日向法院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聚焦源头预防化解,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聚焦“抓前端、治未病”,强化人民法庭就地解纷核心功能。健全与基层组织的常态化联动机制,提升调解公信力与覆盖面。加强精准指导,建立纠纷联判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提升基层化解复杂新型纠纷能力。完善“法官+工作站”机制,推动司法服务下沉,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于萌芽。二是要立足司法为民宗旨,提升诉讼服务综合效能。优化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环境与流程,推进立审执一体化管理减轻群众诉累。推广类案集审、要素式审判,优化环节衔接,深化示范诉讼与电子送达以提质效。强化判后答疑、以案释法及文书说理水平,围绕重点、热点开展精准法治宣传,发挥案例引领作用,增强司法公信力与群众认同感。三是要夯实基层基础建设,锻造过硬人民法庭队伍。加强法庭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配齐配强审判力量。综合培养干警政治、业务及群众工作能力,建立青年干警轮训机制。落实基层干警关爱政策,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加强基础建设运维。设立创新容错机制,鼓励提炼特色实践,激发创新动能。四是要强化协同联动共治,服务保障区域发展大局。主动将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加强跨部门协作。结合“无讼村居”建设,加快修订法治化村规民约。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广东港“助企服务站”经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总结提炼推广枫桥式人民法庭经验,着力打造锡山法院司法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