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2022年,张某从开发商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收房后,张某发现他家房屋的西北方约8米处建起了小区生活垃圾房。当初购房时,开发商并没有告诉张某他的房屋周围会建造生活垃圾房,也没有在购房合同中列明这一不利因素,这下张某不乐意了:他认为垃圾房与楼房距离过近,后续随着小区业主陆续入住,生活垃圾必然会增多,在垃圾清运、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异味将会对他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张某要求开发商排除妨害,拆除垃圾房。
开发商则认为,这个生活垃圾房是按照2020年无锡市发布的相关规定要求建设的,且通过了城管环卫科的验收,垃圾房的面积、规划都符合相关规定,不存在妨害张某的情形。并且该垃圾房目前并没有实际使用,张某认为的妨害属于主观推测,不存在现实的侵害情形。同时,生活垃圾房属于小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是否拆除应由全体业主共同决定,张某无权主张拆除。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张某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拆除垃圾房。
审判结果:驳回张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审判说理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张某为小区业主,基于其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当张某认为开发商在共有区域建造生活垃圾房侵害了他的相关权益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至于张某的诉请能否得到支持,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现行的公建配套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并未明确规定生活垃圾房与居民楼的距离;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房建造后已经环卫验收,如果拆除将改变之前的功能布局,势必会影响小区其他业主的权益。张某作为小区业主,对于生活垃圾房等小区内部公共设施应当具有适当的容忍度。张某并未举证证明开发商建造的生活垃圾房构成妨害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张某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评析

为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垃圾处理合理化和资源化,垃圾分类应运而生,生活垃圾处理房也成为了目前所有居民小区的必要设施,垃圾房的建造属于民生工程,对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美化和改善居住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案中,开发商在共有区域建造生活垃圾房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张某要求拆除垃圾房的诉求将导致生活垃圾无处投放,造成周边居住环境恶化,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张某也未就垃圾房的设置及物业公司的管理对其造成侵害的构成要件予以充分举证,目前垃圾房的设置未对业主产生根本性、实质性损害,因此基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公共利益的考量,张某作为业主,也理应在合理范围内尽到容忍义务。
当然,物业公司作为垃圾房的管理者,应尽到管理职责,及时对垃圾房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对涉案垃圾房进行升级改造,增加除臭、通风等设施解决现有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让百姓生活方便、城市环境整洁。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
供稿人:沈 静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