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已经开幕,在年初电影《热辣滚烫》热映之后,又一股健身热潮袭来,充卡不退、教练跳槽、健身房关闭等健身消费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

7月30日,锡山法院东港法庭法官助理刘蕴瑶做客无锡新闻综合广播“心仪有说法·法官在线”栏目,一次性聊透可能遇到的健身问题。
第一坑
“此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小张在某健身房办理了
2400元会员卡和17000元私教卡
后小张因自身原因不想继续健身
向健身房申请退款
健身房却以合同约定
“一经签订,概不退款”为由拒绝
充值预付办卡,办卡容易退卡难的现象一直备受诟病,消费者在选择健身房时一定要保持谨慎周全的态度,避免冲动消费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且在与健身房签订合同时,也要全面细致阅读条款,对于有疑问的条文应该与商家及时沟通、协商修改,千万不要糊里糊涂的签合同,给自己日后留下隐患。即便决定充值或购买会员卡,也一定要选择金额较低或者周期较短的充值形式,避免日后遭受较大的损失。
第二坑
“新人专享,限时特价”
某健身房推出“599两年健身会员卡”活动
小潘签订《入会契约书》并支付费用
期间健身房没有支付场地租金费用
场地出租方随即对门店停电处理
游泳池及部分健身设备无法使用
两个月后健身房关闭门店
小潘要求健身房退费未果
在进行健身办卡这类预付制消费时,大家可以从办卡前、办卡时、办卡后几个方面来主动作为。办卡前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类似软件查询健身房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跑路”的风险,尤其警惕新开业或尚未开业的超低价揽客。办卡时应签署书面合同,在合同中要求健身房提供正确的经营者信息、联系方式。合同中要注明具体的服务项目及服务期限。对于商家承诺的优惠条件、赠品及服务期限等,应以书面形式固定,不要相信口头承诺。办卡后要及时截屏留存付款记录,留存好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商家的收据。如果健身房跑路,通过可以表明时间的拍照软件予以拍摄记录,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反映。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向经营者住所地或健身场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坑
“1V1专享私教,定制训练方案”
小郑对自己的两位私教比较满意
于是和健身房签订私教合同
合同约定如果会员指定的私教离职
健身房有权为会员更换私教
数月后两位私教均离职
健身房没有和小郑沟通指定了新的私教
小郑尝试后并不满意于是要求退费
在签订类似的服务合同时,消费者要重点关注服务项目、次数、方案设计、期限等条款,尽可能将选定的私教约定于合同中,便于后期维权。在接受私教服务过程中,将商家APP或小程序中的约课记录或者与私教单独联系的约课记录予以留存。如果遇到健身房更换私教或对服务不满意时要及时提出异议,保留好与健身房工作人员的相关沟通记录,以便于法院准确认定合同解除时间并确定退费数额。
第四坑
“设施齐全,器械新,环境好”
某健身房开业时称提供四季恒温泳池服务
但需成为会员才能享受游泳馆服务
为进行游泳锻炼
张某办理了健身房十年期的会员
后游泳馆突然关停
会员可继续参加其他健身项目
张某认为自己办理会员的目的仅在于游泳
起诉要求健身房退还会员费
消费者成为健身房的会员,有权行使会员权利,享有健身房的所有服务内容。健身房作为健身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按照其向消费者宣传承诺的内容提供服务。同时提供多项服务内容的,应确保服务的完整性。

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矛盾时有发生。健身服务业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行稳致远、蓬勃发展。对于健身服务经营者来说,应树立诚实信用的精神,同时也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健身教练的聘用监管,规范经营,营造健康、安全的健身环境。健身爱好者们在选择健身房时,也应当保持理性冷静心态,客观评估健身环境,认真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消除矛盾隐患,保护自身权益;在健身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与自身身体状况相匹配的强度进行适度锻炼,要“热辣滚烫”,不要“含泪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