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行额度虽小,事关当事人的期盼;
涉及事件虽小,事关司法为民的承诺。”
2月27日起,锡山法院开展“天擎2023-小微案件专项执行周”行动,剑指149件标的额5万元以下“小微”案件,遵循“每案必到现场”原则,从“小案”入手,实现保障群众胜诉权益的“大事”。
措施果断,外籍老板主动履行
在一件经济补偿金纠纷案件中,被执行公司已经清算,法定代表人是外籍华人。得知法定代表人可能会出境,承办法官吕全兴当机立断采取限制消费等措施。“限消”3天后,被执行人主动联系申请人至法院协商,达成和解,分次履行3.8万元。
本月就到退休月份的吕全兴是执行局的“老法师”,他说:“今年,是我干执行的第17个年头。”他说:“虽然发烧了,集中执行我还是要参加的。”他说:“下周我还约了四五个案件的当事人,应该都可以结案。”


眼光犀利,“员工”原来是老板
在纪某与某中介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李凯凯通过中介公司经营原址物业公司电话联系到了“员工”王某。李凯凯发现,案件审理阶段也是王某出庭。这不像一个普通“员工”!经释法说理,王某不得不承认公司法定代表人卢某是他的母亲,自己才是实际控制人,主动履行了付款义务。


道理讲透,8年老案终结案
在赵某等与丁某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一案中,丁某劣迹斑斑,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终本管理室维护案件时发现丁某名下多了一辆车,随即查封。丁某前妻以离婚时车辆已分割给自己为由提出异议。法院查封车辆在前,离婚分割车辆在后,按照法律规定,他们对车辆的分割是无效的,执行干警李军反复解释希望丁某前妻主动交出车辆由法院处置,赔偿交通事故死者家属。丁某前妻最终主动将车送到法院。

梳理细致,被执行人“躲猫猫”失败
被执行人停业“失联”怎么办?执行干警贺豪杰细致梳理原审卷宗材料,发现赵某伟曾在某电镀厂内签收过邮寄的法律文书。电镀厂厂区内一家涂装公司引起贺豪杰的警觉,这家涂装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赵某楚也曾是被执行人,赵某伟与赵某楚仅一字之差是巧合吗?经走访发现,赵某伟一直帮弟弟赵某楚打理涂装公司日常事务,当下就在办公室。赵某伟最终在法院和申请人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


压力给够,蛮横当事人选择配合
在某商行与某彩印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双方原本就是调解结案,但彩印公司在支付完10万元后一直未继续按约履行。在这次现场执行中,彩印公司法定代表人被执行干警杨智勇“堵”在了家里,但他不接收传票、不配合执行,态度恶劣。杨智勇果断呼叫支援,在法院拘传和主动到庭之间,被执行人最终选择配合,案件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人难找、常扑空是工作常态,但锡山执行人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初心历久弥坚。行动至今,锡山法院出动警车39辆次,派出干警110人次,达成和解或执行完毕92件,执行到位金额3363445.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