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
四级法官
李凯凯
执行,关键在控场
面对“无财产”表征如何寻得隐匿线索?不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当事人应如何突破?一触即发的矛盾现场如何化解?要解决执行中的这些难题,关键在控场。
亲临性:控场的关键。每新收一个执行案件,我都会想:如果都无法跟被执行人取得有效的联系,那么压力无法传导到位,执行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每个案件我都遵循亲临性要求。
亲临性,包含线下的现场执行以及线上“总对总”“点对点”查控。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压力传导,让被执行人感受到法院执行的强度和力度。常见的方法有现场执行、电话传唤和线上督促三种。第一种现场执行,是去到被执行人所住社区、村委或走访其住所地物业、邻居,了解被执行人的生活情况、人际关系,还要在被执行人住所地进行找寻,张贴执行通知书等法院材料,留下执行痕迹。如发现被执行人恰在住所地的,可以视沟通情况采取搜查、拘传等措施。第二种电话传唤,是建立在目前案件量较大,每个案件都跑现场成本较高,但实际效率不高,能真正找到被执行人的概率也不高。如通过电话联系后,被执行人愿意主动来院申报财产的,则可以节省不少找寻的时间,提高其他环节和案件的执行效率。第三种微信等线上方式督促,是通过添加被执行人微信(尤其是被执行人居住在外地的情况),利用微信进行实时督促。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朋友圈可以关注被执行人一举一动、微信时常询问履行情况,压力传导效果出奇得好。
寻求痛点:控场的技巧。可以对被执行人所采取的执行措施有很多种,但只有找到被执行人的痛点,狠下功夫,才能更好地促使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实践来看,采取的执行措施让被执行人觉得越“痛”,执行效果越好。
那么,在执行如何有效精准发现并打击被执行人“痛点”,从而实现控场?首先,查阅被执行人的微信及支付宝流水明细。微信、支付宝是生活中常见的必不可少的线上支付软件,查阅被执行人一年的流水明细,可以掌握被执行人真实的经济状况、消费能力、生活状况,是揭穿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谎言最直接的证据。其次,采取现场搜查措施。对沟通无果、不愿配合的被执行人住所地进行强制搜查,对搜查出的保险箱,责令被执行人打开或强制开锁,可以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有效见底;对被执行人是企业的,扣押公司财务账簿及公章等,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对被执行人进行拘传。被执行人居所家庭成员比较多的情况下,现场执行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因素,被执行人拒不配合传唤的,则可以采取拘传方式,将其带至法院,既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又能威慑被执行人,以便下一步的攻破。
形成威慑:控场的目的。要对被执行人展现法律的权威,让其感受到法律作为“执剑人”所带来的威慑,才是控场的目的。目前来看,法院执行人员趋于年轻化,成员中很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对一些较“老道”的被执行人时,他们难免存在经验和技巧上相对缺乏的现实情况。我们这些同事在执行过程中应如何形成执行威慑呢?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气场压制。因被执行人存在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在与被执行人进行执行谈话时,执行人员完全可以站在法律的制高点,从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入手,从语气、气场全方位压制住被执行人。必要时,可以对被执行人进行训诫,如此就会给被执行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助力执行。第二,送达拟罚款、拘留通知书及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通过送达拟罚款、拘留通知书,告知被执行人拒不申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会带来的执行制裁,督促其履行义务;而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则较为严重,旨在告知那些隐瞒财产、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且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法院将联合公安部门对其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戒,以突破被执行人心理防线。第三,司法惩戒。使用比较多的就是司法拘留措施,限制被执行人15天的自由是执行中的“大杀器”。特别是面对群体性案件,对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采取罚款、司法拘留,往往能更快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审判水平的重要体现,对执行人员来说,执行现场的控场能力则是决定执行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执行中的控场,一方面是与被执行人的心理战,督促其主动履行,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方面,是对执行人员自身的试炼,我们要敢于“亮剑”,严厉打击被执行人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的行为,将群众的胜诉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