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羌活、陈皮、苍术、苡米、黄芩”,明初郑氏家族家长郑濂在族人郑泽、郑浩即将离开浦江赴应天府就职时,给他们喝下这样一帖中药,以防他们到了应天府水土不服。作为当时已经是九世聚居、食指三千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长,郑濂的这个举动不仅是为了预防郑泽、郑浩到了他乡水土不服,更蕴藏着深深的修身和治家智慧。
郑濂精于医道,他深谙中医中蕴含的传统哲学和治人、治家、治国的经略。中医有“治未病”之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在病还未发的时候,摄生防病,防病于未然;在疾病发生后,掌握疾病发展规律,防其传变。
养生如此,修身亦如此。郑濂劝诫族人,外出做官,心中要时刻装着家规,并且将它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就可以抵御各种诱惑。皇帝下诏选拔郑义门有为青年出去做官,并不是什么个人的荣耀,而是意味着新的责任。郑濂要求他们对家人和乡亲不可趾高气扬,对百姓尽心尽职,处理政事奉公守法。外面各式各样的诱惑很多,抵御诱惑的根本就在于内心是否强大,就要看他们是否记得住家规、守得住底线;抵御诱惑的关键在于勿以恶小而为之,就要看他们是否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郑氏规范》中说道:“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这句话放在现今,同样具有现实意义。量变质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而“防微杜渐”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认识。如果因为事情小,而不去防范它,那么随着量的积累,必将逐渐引起质变,变成不可挽回的大事。“防微杜渐”的成语也告诫我们做事要把握规律,谨小慎微。
苏轼云:“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大的威胁,往往都不是突来的不测风云,恰恰都源自那不易察觉、逐步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因此,为政之人尤其要“智者见于未萌”,学会“治未病”,深入研判,早作谋划;同时随时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利益,保证精神城池固若金汤。《郑氏规范》共有一百六十八条,每一条都犹如一味中药,将郑义门众多族人培养成一代廉吏和能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