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终本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办理全院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首执案件,在执行局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对流转到“终本”环节的执行案件进行二次查控,需要面对大量被执行人;就“终本”的原因与后续可能进行解释,需要面对每一位申请人。因此,锡山终本管理团队也被同事们称为“对外接待事务部”。
“为每一个案件把关,向每一项询问负责”,团队长徐凯和三名成员唐伟勋、陆海峰、高晓明,在2021年度共结案1213件,终本合格率100%,确保了每一个执行案件经得起质量的检验。
Ring~
终本管理团队上线
“每一个来电必须接听,让老百姓放下对‘终本’的芥蒂”,这可不是光有耐心就能办到的。
说话慢条斯理而又逻辑清晰的徐凯已经在执行条线干了7年了,多年的磨炼让他懂案件、懂当事人,说话办事都具有信服力。凭借出色的执行工作,徐凯连续两年被江苏高院评为“全省法院执行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和执行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先后多次获评“共产党员示范岗”“执行标兵”“我身边的青春榜样”等荣誉。
“认真对待当事人的每一个询问”,是执行终本管理团队的工作准则,为此,除了由徐凯直接接待当事人进行谈话外,团队成员陆海峰、唐伟勋每天轮流负责电话接听,即时回复当事人询问并完成相关事项记录。
不少申请执行人电话咨询时,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难掩情绪:“你们认真查了吗?”“我的钱没有都拿到!案子就这样结束了?”
对此,徐凯想出了新的办法,他相信,“好的解释工作一定是主动、前置的”。因此,不必等当事人来询问就主动联系,也在当事人那里争取到了“印象分”。慢慢地,徐凯总结出了“接待五步法”,接打电话“三必答五必问”,工作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用事实说话
让当事人“没话说”

除了口头解释工作,徐凯知道,要让当事人真正“没话说”,就要让事实来说话,最重要的就是对可能还可以查控到的财产,要穷尽手段、不言放弃。
团队成员高晓明在法院工作已经18年了,大家都亲切叫他一声“高师傅”。案件来到终本管理室后的二次查控和外勤工作主要由高师傅负责。二次查控在终本管理团队又被称为“起底复查”,也就是说要通过全面查控来查漏补缺。此时,高师傅多年来养成的严谨和认真派上了用场,他在不少案件中挖掘出了新线索。
个子最高的陆海峰看似“不拘小节”,实则认真细致。除了每天上午负责接听电话,他还需要整理每一个案件的全部财产查控情况,做好记录并按照是否具备终本条件进行分类。一案一表,拿到他整理的材料,整个案件脉络便清晰呈现在眼前。
唐伟勋是个“多面手”,他的工作可不止接待当事人,还有整理案卷、扣款发款、终本约谈、出外勤……随着时间的磨砺,这个刚进执行局时颇为腼腆的小伙子逐渐成长为经验老到的熟手。一次搜查被执行人住处时,他敏锐地感觉到阁楼的破棉絮里有异常,他猛地大吼一声“出来”,直接把被执行人吓得现了身,此案也在这样戏剧化的转折下顺利执结。
因为有了团队伙伴们的共同努力,徐凯在和申请执行人沟通时能有自信公开执行影像、展示执行全过程,有底气说一句“我们都查了”,以此最大限度取得申请人的认同和理解。
“终本”变“实结”
不留遗憾

“我每天都要做当事人的解释工作,但无论是对我、对我们团队,还是对当事人来说,‘终本’始终还是有一些遗憾。”正因有这种想法,徐凯团队在二次查控时做得格外仔细。
在李某申请执行黄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中,前道执行程序对黄某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但因黄某按时到院接受执行谈话且积极申报财产,法院没有把他纳入失信名单。整个过程中,黄某的表现与其他回避或者抗拒法院的当事人完全不同。
案件到了终本管理团队后,徐凯发现黄某十分懂法,维权意识很强,这让徐凯不禁警觉起来。在梳理黄某信息时,徐凯发现他曾有一段婚姻。经过进一步调查,徐凯查明黄某在该案立案前几天,刚刚与配偶江某办理离婚协议,并将名下一处房产过户给了江某。正因如此,法院无法直接强制执行这套房产。
徐凯团队将黄某疑似通过离婚方式转移财产的情况告知了申请执行人李某,并向他释明可提起撤销权诉讼。同时,为防止房产被再次转移,团队依据李某申请查封了该处房产。眼见情况不对,明知无法隐瞒的黄某最终与李某达成和解,并积极配合生效判决的履行。
案件实际执结,徐凯四人内心的“小缺憾”至此才被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