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实力?定力?看我们如何给自己画像(二)
2019年5月5日下午,锡山法院第二期服务发展讲坛如期而至。本期讲坛由东北塘法庭邹吟冰副庭长担任主持人。

有了上一期主讲人们的精彩表现,这期讲坛吸引了众多听众参加活动。

话不多说,让我们赶紧瞧瞧,他们是如何给自己画像的?

大神也是从菜鸟进阶而来
我们不是铁人,我们也会抱怨,但是使命感总能让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的辛苦、我们的汗水能够被申请人所理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费。
——沈静

坚守原则 不愧于心
我们会面对质疑、面对侮辱、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要更加坚定一点,拼尽全力,坚守法律的原则与底线,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做到无愧于心,我觉得这就是青年干警的担当。
——贺豪杰

爱你已成为我的习惯
我对我的工作有着深刻的情感,这份情感无关工作性质,无关工作内容,无关时间长短,这份情感已成为一种习惯。
每一个法院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习惯法院,习惯法院工作,而同时法院也在用特有的方式,让每一个法院人成为法院的习惯。
——胡赋

探索自身的潜力
我在展现自己,我在思考己身,我培养定力,挤着潜力这块大海绵一路前行,慢慢的、稳稳的、长久的走下去,展现更强的实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顾瑜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在我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光鲜亮丽的数据和头衔,缺的是从我们心底里所给出的公平、正义、担当和善良。有这种情怀的人,才可以应对巨大的结案压力,看淡功名利禄,不计荣辱得失,才能在理想和现实的撕扯下一往无前,无往而不利。
——刘志刚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胸怀格局,放阔眼界,脚踏实地,术业有专攻,行行能奉献,抬头仰望时会发现大家面对的是一片同样璀璨的星空。谁又能断言平凡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伟大呢?
——王亦华

在平凡中学会坚守
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学会坚守,时刻去感受来自工作中的些许感动,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孙玉龙

长成一棵“黄山松”
黄山松能够从岩石中拔地而出,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定力,深深扎根的定力。如果我们在困境中沉住气,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实现人生的梦想,长成一棵沐风栉雨而不摧、扎根基层而不悔的“黄山松”。
——邓方媛

转变
我的前辈们见识过各种的丑陋和伪装,眼中却依然闪露着清澈,脸上依然保有纯真,你们身上所展现的坚定、沉静,就是我所向往的未来的转变。
——高苑梦

脚踏实地 未来可期
热爱“公平、正义”这些法治目标实现有我参与的自豪感,也热爱小问题解决带来的愉悦。未来并不一眼可见,但处在当下就做好当下的事情准没错,“此时、此地、此身”,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曹道清

选择了远方,就不惧风雨兼程
法官的成长不仅是一个业务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人生心态的沉淀。作为一名法院的青年干警,我们将以法律作为终生信仰,视法律为神圣母亲,奉于灵魂深处时时敬仰。
——王晖

青年与海
不管是财务、法律还是医学,我们无论学习多少总会不可逆转的遗忘,然而正如新陈代谢一样,总有部分会化成我们的血肉,成为我们成长、成熟的一部分,而想要钓到最后的大鱼就要有孤身入深海的决然、单身刺鲨鱼的胆魄、扬长避短的智慧和周旋到底永不放弃的韧劲。
——周晟

法律的温度、高度与宽度
曾经写过的每一份判决书,开过的每一次庭审,见过的每一段故事,都丰富了我对法律的理解,让我深刻体会法律的温度、高度与宽度。
——林双

法院工作的酸甜苦辣
不管是立案工作还是执行工作,做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我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张健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我不知道自己的潜力还有多少,我只知道当下的自己比过去优秀。
——张麟
这一期的15位主讲人全都不是员额法官,却无一例外全都活跃在审判、执行第一线。他们中有的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法官助理、执行人员,有的是尚在书记员岗位上潜心磨练的书记员,他们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件中实践着他们的法治理想,默默坚守平凡的工作岗位,安心锤炼本领,等待厚积薄发的一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守的力量,看到了法院的未来,看到了法治的希望。
《跨越自己》
汪国真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