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与思:写在与严琳法官共事一天后
根据领导安排,我于
先以流水账的形式叙述一天的“运行轨迹”:
早上8:35到达安镇法庭,与安镇法庭潘庭长、严法官以及我们同年进法院的吴修贵、高黎丹等“同年”见了面。寒暄几句后,就与严法官匆匆去了法庭就一买卖合同案件展开调解,此案处理还比较顺利,半小时左右就达成协议并签署。
9:20我们去了离法庭不远的某建筑公司就其拖欠两原告的工程款支付问题展开调解。对于这两个案件,严法官告诉我,之前已经组织双方调解了多次,以背靠背的方式对当事人就证据规则、依法判决解释了法律上的风险,当事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存在调解的可能。
对于第一个案件,严法官现场发挥了绝佳的调解技巧,总算调解成功。但是对于第二个案件,虽然双方当事人、代理人等均在现场,经过了数次交锋,由于双方对于数量、单价等核心要素存有异议,数额差距大,无法达成妥协。但是严法官并不放弃,随后她采用了“先区分后明确”的办法,引导双方当事人首先固定争议标的的数量,而将单价问题暂时搁置,双方当事人对此表示同意。在当事人就供货数量达成一致意见后,严法官趁热打铁指出,如果在价格方面双方不能妥协的话,法院可以依职权采取询价、评估的方式解决。当事人同意此法,签订协议。
待双方当事人签完协议,时间已经是12:45。我们匆匆忙忙赶回法庭。
贴心的潘庭长一直等到我们回去吃饭。午饭端上桌后,大家一阵狼吞虎咽,这一餐我竟然吃了两大碗米饭,很久没吃这么多饭了!
吃完午饭已经下午13:20。顾不上休息,严法官约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已经来到法庭。于是,我们在调解室花了20多分钟,顺利完结一起离婚诉讼调解案件,眼睁睁看着昔日恩爱甜蜜的小夫妻俩反目成仇分道扬镳,心里特不是滋味,也许这就是生活复杂性的表现吧。
调解协议签署后,下午2点左右,我们和司机小华三人踏上了漫漫诉讼保全路。一下午,我们驱车从工行安镇支行跑到市车管所,再从车管所跑到工行无锡市行(结果白跑一趟,原因是当事人提供的账户信息有误),然后又跑到羊尖镇的建行、工行。来到羊尖镇的工行时,人家都已经“打烊”了,严法官通过门缝说明来意,苦苦请求,工行的同志最终同情了我们,给我们打开了门。
所幸,所到之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任务。
这就是我所跟随的严法官一天的工作行程。
可能是今天要提前出发去安镇、中午没休息的缘故,一天下来,实话实说,我真的是头晕目眩、口干舌燥、恶心想吐。尤其是下午与严法官她们在来来回回的道路、人流中穿梭的过程中,真的有些撑不住。在车上时,严法官也许发现了一些情况,说小庄你脸色发白,是不是晕车啊?我强忍,笑笑说没事。
下午六点左右,我回到法院,院部早已下班了,我打电话给领导汇报情况。领导深有感触的说,看来基层法官确实辛苦,你也辛苦了,好好休息!但是,你也要注意锻炼身体!
身体是要锻炼的,但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往往不重视,对于青春资本挥霍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但是,我想更值得文字表述的是,基层法庭的工作密度和行程我确实是始料未及。
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轻轻问严法官: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忙啊?严法官这样告诉我:其实,今天算是好的了,因为这几个案件在法综系统里已经快逼近审限,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今天解决的问题算是收尾性质的了。要是在案件处理的棘手期,忙了好大一阵也许还没有任何结果,或者好不容易有点眉目,当事人回去一想第二天就变卦,付出的努力有时会无休止的重复和叠加。我又问,这样的工作强度身体能吃得消吗?严法官苦笑下,说:刚开始来法庭时确实很不习惯,很苦很累,但是几年下来,在案件数量“黑色恐怖”和审限“黄色威逼”之下,自己就像是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身体吃得消吃不消已经没有时间或者说根本没有这种意识去考虑。
严法官还告诉我,1978年出生的安镇法庭潘庭长,自从参加工作后一直扎根法庭,虽然当上了庭长,但是长年累月的加班、压力已经使得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早早患上了青光眼、高血压等老年病。另外,庭里还有三个“大肚子”,她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高强度工作,“娘俩”一组加上书记员阿姨一天甚至要安排五个开庭、调解……
基层法官工作辛劳程度可见一斑!
下午回到家后,头还是有些晕,我倒头就睡,可能是头晕的缘故,晚饭也不想吃,也可能是中午吃多了!睡到晚上8点多,我起来喝了一碗清粥,精神好转了不少,头不怎么不晕了。我想,趁热打铁赶紧去办公室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记下来。
来到办公室,习惯性的打开公文阅读系统,发现省院简报最新一期中的一篇平日可能感到震惊但是今日却感到分外心酸的调研资料。资料显示,全省法院目前罹患癌症的法官共有108人!其他各类重大疾病虽然没有统计,但是绝对不会比此绝症少。虽然,我们不能说罹患疾病完全是工作忙、累导致,但是归因于工作忙、累的心情压抑、紧张、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等等因素对于重大疾病的“贡献”却绝对不容忽视!
人民法官尤其是基层的人民法官,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人民法官尤其是基层人民法官,这种职业到底是立命还是拼命?如果说是“拼命”,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拼?
还曾隐约记得,清华大学
……
末了,希望我短短一天的体验和微不足道但却客观真实的文字描述能够让人们了解人民法官尤其是基层人民法官的工作疾苦,也期望新一轮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东风尽快破冰,救广大一线法官和中国基层法治于水火之中!
庄绪龙